-
大连金州新区汽车产业前四月产值超120亿 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大连金州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通过持续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7%,前四个月累计突破120亿元。随着国际龙头企业的集聚和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该区域正成为东北地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显 金州新区目前已集聚12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78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4.47%。区域内不仅拥有大众一汽发动机、博格华纳等跨国企业生产基地,更通过蒂森克虏伯、天纳克等全球供应商的技术导入,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高密度产业生态使该区域成为东北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产业聚集区。 二、重点项目构筑发展新优势 双D港产业园区近期迎来投资2500万美元的美浓大连项目落户,该项目将填补高端车用压铸件领域的技术空白。与此同时,速亚动力总成扩建项目已纳入实施计划,汉拿空调增资扩产方案正在推进。在建的华晨专用车基地、迈艾特汽车零部件工厂等项目预计年内陆续投产,为产业链注入新增量。 三、国际招商拓展产业纵深 金普新区通过日韩专项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多项关键技术合作。日本企业在精密加工、韩国企业在新能源零部件领域的技术转移,进一步强化了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定向招商策略有效促进了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等细分领域的突破。 四、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能级 新区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同比增长12%。大众自动变速器工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博格华纳大连基地启动电驱动系统研发中心建设。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叠加,使产业增加值率显著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 五、政策赋能保障可持续发展 大连市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改造,对关键设备投资给予最高20%的补贴。金州新区配套设立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这种政策组合拳为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前,金州新区汽车产业已形成“外资龙头引领+本土配套协同”的发展格局。随着在建项目的产能释放和招商项目的持续导入,预计全年产业链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地位。
2025-08-08
-
大连金普新区百亿级农产品物流中心启建 打造东北亚现代商贸枢纽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大连金普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流通枢纽项目。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由三家本土企业联合投资,将通过构建智慧化供应链体系,全面升级传统农批业态,预计建成后将辐射东北三省及环渤海经济圈。 一、项目规划与投资规模 作为大连市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该物流中心选址金州开发区核心区位,总体规划占地面积达百万平方米。项目采取分阶段开发模式,首期投入资金将用于建设基础交易板块与智慧物流设施,二期规划包含深加工与跨境电商功能区。投资方组建的专业运营公司,将整合三方在商业地产、冷链技术、数字平台等领域的优势资源。 二、功能布局与产业升级 项目打破传统市场单一交易模式,规划五大专业化交易集群: 1. 生鲜农产品板块设置恒温水产区与气调保鲜果品区 2. 畜禽产品区配备标准化检疫与溯源系统 3. 农资专区引入农业技术服务综合体 4. 电子交易平台支持期货定价与线上拍卖 5. 跨境贸易区开通检验检疫绿色通道 配套建设的七大服务中心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包含万吨级智能冷库的冷链枢纽,以及配备光谱检测设备的食品安全实验室。 三、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该项目的实施将重构辽东半岛农产品流通格局:首先,通过"生产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模式,降低大连市生鲜产品流通损耗率约三成;其次,项目运营后预计可直接创造逾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包装、运输等上下游产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机制,增强大连在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的话语权。 四、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金普新区管委会将该工程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在土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项目完全投运后,年交易额预计突破百亿元,将成为服务大连都市圈、联动东北腹地、对接日韩市场的关键节点,进一步强化大连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功能定位。目前,已有二十余家国际知名零售企业与项目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2025-08-08
-
大连金普新区加速能源化工交易中心建设 政企合力打造东北亚产业新高地
大连金普新区近期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政企双方就推进能源化工交易中心项目达成深度合作共识。该项目作为区域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载体,将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与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区位条件,构建集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能源化工平台,对提升大连在东北亚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战略定位与规划布局 能源化工交易中心选址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将整合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功能。项目采用"线上电子交易+线下实体交割"的混合运营模式,配套建设智能化仓储设施和危化品专业物流体系。根据规划,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预计突破千亿元,可带动周边形成超百亿规模的配套产业集群。 二、政策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势 大连自贸区申办进程为项目注入强劲动能。金普新区已先行试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允许境外企业参与现货交易、推行保税交割模式等创新制度。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涵盖税收优惠、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七个方面,其中对入驻企业最高可给予三年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支持。 三、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 项目合作方中国华信能源将联合本地龙头企业构建垂直产业链,重点发展烯烃、芳烃等高端化工产品交易。目前已有十二家上下游企业签署入驻意向协议,包括三家世界500强化工企业。通过交易中心平台,区域内炼化产能利用率预计可提升15%,仓储周转效率提高30%以上。 四、区域经济带动预期 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增强大连在环渤海能源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初步测算显示,项目可直接创造逾两千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港口吞吐量增长8%-10%。金普新区管委会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确保项目审批、建设、运营各环节无缝衔接。 五、未来拓展方向展望 除能源化工领域外,政企双方正探索在绿色金融、碳交易等新兴领域合作。交易中心二期规划已预留数字贸易功能区,拟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交易环境。大连市近期出台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案,将进一步强化项目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效应。
2025-08-0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